薊州區西龍虎峪鎮魯家峪村:文旅融合打造美麗『杏花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白思婕 編輯:王菲 2025-01-09 09:57:49

內容提要:記者獲悉,近年來,魯家峪村以『杏』為媒,推動村莊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山野間的『杏花村』『紅葉谷』,先後獲得天津市新時代文明村、天津市健康(促進)示范村等榮譽。

天津北方網訊:西龍虎峪鎮魯家峪村位於天津市薊州區東南方向,地處河北玉田、河北遵化、天津薊州三地交界處,全村共101290黨員23,村內種植有百畝杏林和千畝黃櫨、松柏、火炬、紅楓等林木。記者獲悉,近年來,魯家峪村以“杏”為媒,推動村莊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山野間的“杏花村”“紅葉谷”,先後獲得天津市新時代文明、天津市健康(促進)示范村等榮譽

建強品牌 百畝杏林鋪就致富道路

魯家峪村的杏樹栽培歷史可追溯至三百餘年,村內特產銀白杏以果皮薄、果肉豐盈、口感甜美、汁液充沛及香氣濃郁而著稱,自古便為朝廷貢果。“酒香也怕巷子深”,多年來,因對銀白杏宣傳推介的招法不多、力度不足,致使銷路不暢,好貨賣不出去、賣不上價。為打破僵局,魯家峪村黨支部拓寬發展思路,創新實施“村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魯家峪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申請注冊“魯家峪貢杏”商標,以貢杏文化為銀白杏的包裝銷售賦能,增加產品附加值,吸納村內所有銀白杏種植農戶為社員,打造銀白杏種植基地,采取黨支部牽頭、村集體統購統銷的方式運營,迅速擴大銀白杏生產規模。

為進一步打通線上銷售渠道,魯家峪村黨支部邀請區融媒體中心專業團隊,幫助拍攝31條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視頻,有效增強品牌影響力,村黨支部書記劉鑫銘更是變身“帶貨主播”,把魯家峪村銀白杏打造成薊州特色果品。“現在我們的杏子不但賣的好,還賣上了價,再也不怕像前幾年那樣滯銷啦。”村民魯大爺說。2024年,該村銀白杏在京津冀果品市場累計銷售達35萬斤,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餘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500餘元。

搶抓機遇 溝道治理改善村容村貌

2018開始,魯家峪村就依托百畝杏花美景創辦“杏花節”,無數游客在杏花開放的季節紛至沓來,點燃了村民發展旅游經濟的熾烈希望,但緊隨而來的是新的難題和挑戰。

“杏花開時有很多游客,但因村裡環境不好,大家看完花就走,我們想賣點東西都沒機會。”為了徹底提昇村莊面貌,魯家峪村黨支部搶抓幫扶機遇,協調800萬元補助資金用於規劃溝道綜合治理項目。可項目剛開始就因沿岸居住村民搬遷問題難以推進,“我在這住了半輩子,我肯定不會搬”,有一戶兒女在外務工的岸邊獨居老人始終不願離開老宅。為此,村兩委多次入戶走訪,成了他的代理兒女,老人有任何困難隨叫隨到,最終以真情感動了老人,項目也得以順利開展。

截止目前,村集體共修繕了428米的溝道和329米的溝道圍牆,新建了一座函橋和一座跨溝交通橋,並在河道沿線配備了親水節點、水上觀景走廊、浮橋及涼亭等設施成功把防洪溝道改造成既可攔蓄洪水又具景觀美化功能的穿村水景觀帶,讓來往游客“既有杏吃、又有花賞、還有景看”,村民想留下游客的願望得到了實現

豐富業態 盤活存量助推產業興旺

“一定要讓我們的村莊富起來”,這是魯家峪村兩委和全體村民的共同願望。為了讓村集體富起來,村民的生活好起來,魯家峪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積極尋求產業發展新機遇,創新謀劃盤活閑置資源新模式,籌措130萬元鄉村振興資金,租賃西龍虎峪鎮原農機站閑置土地2962平方米,建設總面積約655平方米的服務中心和農品庫房,成立農品購銷中心。通過與區供銷社合作,簽訂為期20年的整體發包合同,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2萬元,不但為下一步豐富村民的物質生活提供強力支持更為村民提供部分就業崗位,真正做到用新發展理念推動村莊產業興旺。

夢雖遙,追則能達。魯家峪村黨支部將繼續深耕品牌建設、發展鄉村產業,不斷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打造獨具特色的“杏花村”,持續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津雲新聞記者 白思婕 通訊員 薊組軒)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